民族路步行街——長大的地方,變了又變。高中以前住在新百附近,橋西最熱鬧繁華的小街,現在的華強廣場,記得以前還坐落過王府井、頤高...對面的天元名品是老網紅最愛逛的商場,最喜歡門口賣的章魚小丸子,現在的店都做不出以前的味道。太和電子城火了那么些年,印象最深的還是對面無名小吃街,一到中午,上班的人都往里涌,一家比一家火,那時候的雞蛋灌餅賣3元,夾菜餡餅賣1元,各種粥也是1元,5元管飽,10元隨便吃。這么一想,從小到大到哪旅游,都是先看有什么好吃的,不過我是連大學食堂三分之一米飯都嫌多的“小鳥胃”。再往東是銀座,以前叫東購,去的最多是地下北國超市,小朋友時期逛超市的感覺也是沒再有過了。為回憶童年重走這條街浪費的時間比其他時候,更像時間。
萬象城的位置原來是中山廣場,一個街角小公園。存著不少小學時光里的歡聲笑語,公園的樣子、設施我還記得很清楚,就像長大的樹,無論樹枝伸展的多么遙遠,根就扎在那里。今年冬天開始,街上又熱鬧如初了,手機上看到跨年夜,北國商城倒數計時迎接新年、灣里廟步行街舞臺表演、萬象城人工飄雪...一張小小照片里擠進上千人,但這就是我熱愛的城市,希望這座城市一切都好,希望所有俗套的祝福語在這兒都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