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這本書之前,有幾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
貨幣到底是怎么來的?
貨幣是如何發行到普通人手里的?
為什么會有通貨膨脹?
為什么有些國家很富有,有的卻很窮?
為什么會有經濟危機?
如何專業而又生動的理解經濟中的各種現象,是一項系統而晦澀的事情。直到我接觸到了《小島經濟學》這本書,通過一本書洞悉日常生活現象背后的經濟規律。
雖然這本書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是通過這一段時間的閱讀了解,還是收獲了不少的東西,有了一定的總結。通過閱讀,知道了貨幣的起源,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以物換物的時代,任何物品都是有商品的屬性,后來由于社會的進步,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增多,大家共同選擇了一種易于保存,不容易變質的商品作為了貨幣。所以說貨幣跟整個社會的商品總數是掛鉤的,當一個社會貨幣變多,商品變少的時候,會出現通貨膨脹,反之則是通貨緊縮。
書中形象生動的故事,將晦澀難懂的理論本質展示到了讀者的面前,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又能理解社會經濟的本象。它通過插圖、幽默的措辭以及講故事的平實手法,將經濟學從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來,放回到廚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該屬于那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