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這句名言來自于戰國時期的《韓非子·顯學》,這兩句話用于強調國家的文臣武將,特別是選拔高層的官員和將領,一定要從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的人中選拔,否則處理政務,領兵作戰就可能是紙上談兵,耽誤國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亦引用過這一名言,這也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才觀。基層工作是人才成長的高樓的地基,萬丈高樓平地起,基層工作的地基打得牢,摩天大樓才能蓋的穩。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沒有毫末之微,就無法成長為參天大樹;沒有累土之基,就無法筑成摩天大樓;沒有每一步的努力,就無法完成千里旅程。人才培養也正如此,我認為,人才培養,有三個方面:
一、人才的成長需要不斷學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就是活水,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供新鮮的養分,提升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學生時期的學習,能夠為今后的工作提供知識基礎,進入職場后的學習,則能夠提升我們的各方面的能力。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是終身學習的典范。他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可謂空前絕后,但他并沒有因為身上的光環而停止學習的步伐,他認為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止境的,其他人所知道的知識可能是一個“小圓”,他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可能是一個“大圓”,而大圓的周長更大,與知識的接觸也更多,更加明白知識的無窮無盡,所以需要更加努力探索,一個人擁有越多的知識,他會發現知識更加學不完,只有不斷探索,才能離知識更近。
作為一名物流行業的從業人員,不斷地學習對于我來說非常重要,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夠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學習不僅僅體現在系統性的課程,還體現在很多小的細節上,對于業務流程的熟練掌握,對于客戶需求的充分挖掘,對于專業能力的努力提升,這些都是學習的過程。強者相吸,強大的公司才能夠吸引到強大的客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當代,各行各業也都面臨著強大的挑戰和競爭,物流業也無法避免,因此,只有我們每一位員工擁有不斷學習的精神,時時刻刻不忘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使我們的物流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跨越式大發展。
二、人才的成長需要不停歷練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的這首詩句寫的是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好的人才,就像這美玉和良材一樣,需要經歷不停地考驗和歷練,才能夠成長成才。
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史,是成長需要歷練的最好詮釋。習總書記的從政之路,經歷了從梁家河知青,到縣、市、省一步一步的鍛煉,才成長成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用習總書記的話說:“到地方和基層一線工作,同基層干部和群眾一起摸爬滾打,對于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增長領導才干、積累實踐經驗、加快政治成熟至關重要。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磨練干部的品質,考驗干部的毅力。干部多“墩墩苗”沒有什么壞處,把基礎扎實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有基層的經驗,才能接地氣,通民生,懂國情。
對于我們自身來說,歷練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各行各業的本質都是服務人民,基層的鍛煉能夠使我們在面對各種各樣的客戶中變得更加接地氣,也能夠磨煉我們的品質,為今后在更高的平臺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人才的成長需要良好的氛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這句話是說,人才能夠使國家繁榮穩定,而教化才能培育出國家的人才。良好的氛圍是人才成長的必要條件,只有欣欣向榮的人才環境,才能夠成就更多的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創造了唐朝的盛世,正因為他愛才如命的人才觀,他在位期間選賢舉能,大力發展科舉事業,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唐太宗時期的唐朝涌現出一大批能人志士,也正因為這樣人才氛圍,才幫助唐太宗開創了政治清明,經濟發達的貞觀之治。
培訓制度能夠在實踐培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員工的理論知識及專業能力,從而為處理業務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通過更多的專業技能培訓、競賽等活動,使我公司形成人人想進步,人人要進步的良好氛圍,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使人才不斷涌現,從而為物流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